公证工作

关于我省公证员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日期:2016-06-09 08:56:00
来源:
字体显示:

  就公证员队伍建设而言,其职业道德建设占有主导地位,她决定着公证员的执业理念、善恶荣辱、服务质量,最终决定队伍建设的成败。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有丝毫的放松。特别是处于“转型期”的我省公证行业,在体制机制尚不明朗,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与体制机制运行走向相互碰撞,公证质量下滑,公信力下降,投诉案件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强化公证员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准确理解公证员职业道德的含义 

  在认知公证员职业道德含义前,应首先弄清楚职业道德的内含。职业道德是指把一般的社会道德标准与具体从事相关职业的特点结合起来的职业行为规范或标准。也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或标准。 

  知晓了职业道德的含义,就不难理解公证员的职业道德的含义了。即公证员职业道德是指公证员在公证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就适用对象而言,不仅指依法取得公证员职业资格的执业公证员,也包括参与办理公证的公证员助理和其他辅助人员;从道德规范调整的内容看,既包括办理公证业务的行为准则,也包括公证人员的思想意识。 

  通过上述的阐述,不难看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客观地讲,公证员职业道德方面出现问题,虽然发生在行业内极少数人的身上,但他的破坏性的负面影响是由整个公证行业的公证员们来承担的,败坏的是整个公证行业的信誉。可见,公证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多么重要。公证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是提高公证员队伍整体素质、办证质量和社会公信力,促进公证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准确把握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中公协2002年发布的《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规定了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四项内容,在行业内发挥了有效的规范管理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仅规定了四项内容是不够的,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和新时期要求,认为应当增加二项内容,具体内容为: 

  (一)公证员要政治坚定、方向明确,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 

  政治坚定,方向明确是公证员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公证员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坚定不移地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作;要始终坚持和把握执业的正确方向,既准确把握公证工作不以营利为目的,坚守公证工作的“公益性、公信性、公正性”;要始终以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为己任,依法履行公证职责;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二)公证员要忠于事实、忠于法律,依法依规履行职责 

  忠于事实和法律是公证员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和从业理念。公证员作为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忠于宪法和法律,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是职业的崇高信念。办理任何公证事项,公证员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按照真实合法的原则和法定程序履行职责,坚决与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和思想做斗争。 

  (三)公证员要爱岗敬业、规范服务,摒弃不良习气和作风 

  爱岗敬业,规范服务是公证员职业道德的核心。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具体体现和情感表达。从事任何职业,都要培养爱岗敬业理念,况且我们从事的公证工作神圣而光荣,能入公证这一行,公证员们要倍加珍惜,要努力做到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在履行公证职责时,要规范履行告知义务,相关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责任必须交代清楚。工作中要严格依照办证程序规则审慎受理、审查、出证,热情礼貌、举止文明,讲究礼仪,着职业装上岗,摒弃一切不良习气和作风,树立公证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公信天下、正誉八方”是我们追求的高尚境界。 

  (四)公证员要提高修养、强化素质,展示与众不同的职业风采 

  提高修养、强化素质是公证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公证行业是令人尊重、羡慕的高素质高品位的职业。新常态下,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对我们公证员队伍的职业修养、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公证员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以保证自己的职业修养和职业素质能满足履行职责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的同时,应当特别注重陶冶情操和职业修养,全方位提高综合素质,以便在执业过程中,向当事人和社会展示与众不同的公证职业风采。 

  (五)公证员要清正廉洁、同业互助,拒绝非正当敛财揽业务 

  清正廉洁、同业互助是公证员职业道德的重要环节。公证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公正性决定了公证员必须要清廉从业,不贪图钱财,唯利是图,谋取不正当利益;公证员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公平竞争,谋求共同发展;公证员间不得自损形象、自降标准、相互诋毁、互损名声、敛取不义之财、招揽不正当业务。 

  (六)公证员要抵住诱惑、守住底线,不越雷池一步 

  抵住诱惑,守住底线是公证员职业道德的底线要求。公证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不是工作生活在真空里,因此,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腐败现象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我们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抵住形形色色的诱惑,牢牢把住执业底线。公证员的执业底线是什么?公证员的底线就是不能违法违纪,触犯刑律,受到行业处分,行政处罚,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刑入狱。 

  三、客观掌握全省公证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客观地看,我省公证行业经过多年的职业道德教育,广大公证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公证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越。但是,又不能否定伴随着改革的艰难前行,“转型期”的我省公证行业职业道德确实又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一)信念缺乏,服务方向不明。政治意识淡化,商业倾向严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的意识、道德意识淡漠。 

  (二)背离真实性、合法性原则。缺乏依法依规执业意识,忠于宪法和法律,按照真实合法原则和法定程序办证是公证员的最高原则和道德准则,但实践中,一些公证员见利忘义,背弃了这个原则。 

  (三)不珍惜公证岗位,不按规则从业。工作不尽心、服务不尽责,敷衍塞责,不讲究职业礼仪,举止不文明,不按程序规则执业。 

  (四)缺乏公证员职业修养和责任意识。把自己混同普通老百姓,自降标准,缺乏职业使命感、责任感,自损公证员的形象和尊严。 

  (五)不注意洁身自好,廉洁从业。贪图钱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收贿不义之财,采取不正当手段,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哄骗当事人的钱财,争揽不当案源,超管辖办理公证事项。 

  (六)守不住执业底线。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逾越法律底线,违法违纪触犯刑律,走上犯罪的道路。 

  (七)公证质量下滑,社会公信力下降,复查争议和违法违纪投诉案件大幅度增加。我省公证质量和社会公信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复查争议和违法违纪投诉案件自2012年至2014年增加幅度达到顶峰,2014年春节两会期间进京上访个多达8人,列司法行政系统进京上访之首。 

  四、正确认识增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公证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是公证员执业的基础,关系到提高公证工作的质量、公信力和服务水平,对于降低公证员执业风险,维护公证员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常态下,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要增强紧迫性。 

      (一)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需要,要求必须加强公证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前面阐述了当前我省公证行业职业道德存在的七个方面突出问题和表现,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强我省公证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要求必须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深化包括公证在内的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树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五个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公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寄语殷切期望。公证工作做为司法制度中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司法保障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新形势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广大公证员成为讲道德、重品行、守规则的高素质从业人员,才能适应新常态下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要。 

      (三)建设高素质公证员队伍的需要,要求必须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良好的公证员职业道德是公证行业执业之本、立命之基,建设高素质的公证员队伍,必须要求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换句话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证员队伍,必须依靠良好的公证员职业道德素质为基础做保障,否则公证员队伍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五、科学选择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 

  对于公证员队伍建设而言,职业道德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在践行主题的路上,要科学选择路径,以使我省公证职业道德建设取得实效。 

  (一)建立和完善公证员职业道德规范制度。组织公证人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国公证协会制定的《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研究制定出台我省《进一步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今年9月份前将制定出台该《意见》。 

  (二)把公证员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必须将公证员职业道德教育列入年度培训计划之中,年年抓、常态抓,形成长效机制。 

  (三)定期开展公证员职业道德集中教育。要根据全省公证队伍的实际情况,适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定期集中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些职业失范的问题,提高公证员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 

  (四)坚持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与公证综合建设有机结合。要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建设结合起来;把道德建设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把道德建设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道德建设与规范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置于常态化、长效化的运行之中。 

  (作者:吉林省司法厅公证工作指导处  刘晓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