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教典型通化日盛就业服务公司总经理崔正梅作事迹报告
帮教典型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山社区主任金桂顺作事迹报告
刑释解教人员典型田晓东作事迹报告
服刑人员与彩虹基地签订就业意向性协议书
省司法厅安置帮教处处长刘晓春接受吉林电视台法制频道记者采访
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实践安置帮教工作衔接、安置、帮扶一体化工作模式,引导、帮扶即将刑释解教的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全面推动我省安置帮教工作管理创新,省司法厅继去年开展“情系回归,就业帮扶”活动之后,于10月11日至20日,深入全省10个监狱开展“呼唤回归、重塑尊严,就业帮扶”现场会活动。
一、 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为了体现现场会活动“促进服刑在教人员积极改造,告别昨天,走向新生,重拾做人尊严”的鲜明目的性,提高现场会活动“教育、感化、帮扶服刑在教人员”的针对性,活动内容设置了两大版块:一是典型教育,现身说法,感化服刑人员。省司法厅从3月份开始,优中选优,在全省遴选出7名先进典型做事迹报告,他们中既有安置帮教工作先进典型:“愿为释解人员架设彩虹桥”——通化市日盛就业服务公司总经理崔正梅,“爱心父母的呼唤”——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山社区主任金桂顺,“执着坚守,无怨无悔安帮路”——和龙市希望福利院院长李文哲,“彩虹基地就是家”——长春市通业机械塑料有限公司经理陈桂芳;还有刑释解教人员创业先进典型:“风雨过后见彩虹”——敦化市晓东汽车装饰公司经理田晓东,“魂断大学梦,梦拾别样圆”——松原市致远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经理沈长顺,“带领乡亲们致富是我重塑人生的夙愿”——梨树县孟家岭镇马家油坊村党支部书记刘万军。二是就业帮扶,现场签约,温暖服刑人员。省司法厅在深入各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全省207家省、市、县三级“彩虹基地”中精选出57家社会安置企业,提前一个月将这些企业简介和提供的就业用工信息发放到全省42家监狱、劳教所,组织服刑在教人员认真学习,挑选适合自己回归社会后的就业岗位。在现场会活动中,共有 458名1年内即将刑满释放的人员当场与现场会活动团队签订了《就业意向性协议书》,有337名服刑人员在分会场签订了《就业意向性协议书》。
现场会活动通过浪子回头典型、帮教典型的现场演讲,教育、引导服刑人员;通过开展就业帮扶活动,组织即将刑满释放人员签订《就业意向性协议书》,帮扶、温暖服刑人员,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实现了安置帮教工作向大墙内的延伸,实现服刑人员出去有人接,回来有人管,就业有人扶,创业有人帮,困难有人助的目标,坚定了服刑人员积极改造,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根据省司法厅活动安排,各市(州)司法局组织所属县(市、区)司法局和各级“彩虹基地”就近赴监狱学习观摩省厅现场会活动,其中四平市司法局组织7家“彩虹基地”在四平市英城监狱参加省厅现场会,与四平籍服刑人员签约 56份,大大增加了活动的实效性。
二、 活动效果,实效性强
本次现场会活动,是在党中央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求的新形势下,探索建立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一体化模式的创新举措。现场会活动有企业家郑重的承诺,有母爱亲情的呼唤,有社会爱心人士的谆谆教诲,有曾经狱友的引导和鼓励,有党和政府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提供的安置就业优惠政策和工作岗位,有司法行政机关为服刑人员搭建的安置就业“彩虹桥”,集中体现了“呼唤回归、重塑尊严、就业帮扶”的鲜明主题。2万多名服刑人员现场参加或收看、收听了本次现场会活动,许多服刑人员在现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面对现场会活动团队和摄影机,他们纷纷表示:从两类先进典型的事迹报告中得到了启迪,坚定了重新做人的信念;从就业帮扶签约活动中坚定了改造决心,要把刑期变为学期,早日回归社会,改恶从善。一位还有3天即将出狱的服刑人员说:“入狱时想早出狱,但临近出狱怕找不到工作又害怕出狱了。这次是你们给我带来了希望,我一定向他们学习,一定不会再走回头路了。”现场的监狱领导和干警深受现场会活动的感染,监狱领导们说,省司法厅办实事,重实效,去年的活动结束后几个月,犯人们都非常稳定,积极改造,争取加分,争取减刑。干警们说,多次的集中教育课和个别教育不如你们的一场活动,这才是犯人们最想看到、最想听到的鲜活教育课,对我们的教育改造工作帮助太大了。
三、 活动时限,长效机制
今年是省司法厅第二次组织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使安置帮教一体化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省司法厅决定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与安置帮教工作的双向延伸、对接。一是在组织各市(州)、县(市、区)司法局现场学习观摩活动后,各市(州)司法局参照省厅活动模式继续开展现场会活动,做到扩大教育帮扶覆盖面,安置帮扶工作不留死角。二是省司法厅在活动结束后,刻制并向全省各监狱、劳教所下发现场会活动光碟,组织那些没能现场接受教育帮扶的服刑在教人员学习,接受教育。三是省司法厅向全省各监狱、劳教所及所有服刑在教人员承诺,精心遴选出的57家“彩虹基地”提供的用工岗位长期有效,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前随时可以签订《就业意向性协议书》,保证安置到位。四是总结经验,创新活动模式,固化活动方案,提前谋划明年活动内容,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来保证更多的服刑在教人员,得到受教育,受帮扶的机会,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作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省司法厅安置帮教处供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