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吉林普法网 > 首页
获赔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元 三个月欺诈性抚养费1800元
 
吉林普法网 来源: 吉林普法网 日期:2021-01-04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实际行动,在中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即日起,东亚经贸新闻报社联合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东亚网、吉和网等联合推出《讲好民法故事 弘扬民法典精神》专栏,通过“以案释法”及时生动解读《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展示《民法典》学习宣传扎根吉林大地的热烈场景,使民法典精神深入人心。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不断攀高,其中因“婚外恋”导致夫妻离婚的比例越来越高,婚内出轨俨然成为破坏中国家庭婚姻的最大毒瘤。

  2021年1月3日,记者从吉林省司法厅了解到一起案件:妻子婚内出轨并产下私生子,丈夫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2017年,男子王某与女子刘某登记结婚。2018年,刘某在怀孕期间与案外男子张某到某宾馆开房时,被王某碰到,张某将王某打伤,经鉴定,王某的两处伤情分别构成轻伤一级、轻伤二级,另一处伤情构成十级伤残。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

  2019年,刘某生育一男孩,与王某共同抚养了该男孩三个月后,经鉴定,排除王某是该男孩的生物学父亲。王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与刘某离婚、刘某支付其欺诈性抚养费并赔偿其精神损害。刘某辩称,同意离婚,但不应支付欺诈性抚养费及精神损害赔偿金。

  王某提出离婚,刘某同意离婚,说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应准予双方离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刘某系有夫之妇,违反夫妻间基本的忠实义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生育子女,且张某将王某打伤至残,刘某的行为严重侵害了王某的人格尊严,也使王某遭受了人身伤害。

  王某在抚养非亲生子女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情感和精力,当得知所抚养子女并非亲生时,自尊心必然严重受挫,社会评价必然降低。

  因此,王某所受的精神损害是客观存在的,结合王某受损害的后果程度、刘某的过错程度及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判令刘某赔偿王某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元。对于王某主张的欺诈性抚养费,根据当事人家庭经济状况及当地生活水平,判令刘某支付王某三个月的欺诈性抚养费1800元。

  刘某不服上述判决,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解读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本案中,王某与刘某均同意离婚,可见,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应准予离婚。

  对于刘某生育的男孩,在法律上称之为非婚生子女,即我们常说的私生子(女),是指没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在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刘某故意隐瞒该男孩并非与王某所生之事实,使王某误将该男孩视为亲生子予以抚养,双方构成欺诈性抚养关系。王某要求返还抚养费,刘某应当返还。但关于抚养费返还的依据,理论上有以下四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行为无效说,认为女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故意隐瞒子女是与他人通奸所生的事实,致使男方受欺骗后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而将该子女当成亲生子女进行抚养,依照相关规定,当属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男方有权请求返还已支出的抚养费;

  二是无因管理说,认为男方没有法定义务而对非亲生子女予以抚养,其行为构成无因管理,应返还其已支出的抚养费用;

  三是不当得利说,认为对于非亲生子女的生父和生母而言,无抚养义务之人已支付的抚养费实属不当得利,生父、生母应返还不当得利给无抚养义务之人;

  四是侵权损害赔偿说,认为生父母采取欺骗手段,让非亲生子女生母之配偶相信该子女为其亲生子女,并为之提供抚养费用,侵害了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财产权和人格权,应对其承担侵权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刘某违反夫妻之间互相忠实的义务,并与他人生子,存在重大过错,不仅使王某的人格尊严权等人格权利受损,而且王某的身体权、健康权也因刘某的相关行为遭受非法侵害。王某作为无过错方要求刘某赔偿其精神损害,应予支持。

  尽管刘某存在过错,但是,孩子本身是无辜的,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我国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责任编辑: 吉林普法网
[打 印]  [关闭窗口]  
 
吉林省司法厅 版权所有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37号  吉ICP备15002515号-7  网站标识码:2200000011   联系电话:0431-80798958  联系邮箱:sft@jl.gov.c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新发路992号  邮编:1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