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吉市,市民大讲堂已成为居民们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课堂。一月一次的公益律师进社区,“菜单式”的普法讲座,让居民们日益感受到法律大餐带来的实惠。
讲到“菜单式普法”,北山街道丹山社区的居民金万山深有感触。
2009年,金万山将自己所有的门市房出租给王某,几年下来,为了做水果、蔬菜生意,王某先后投入了3万余元。2011年,为方便经营,王某没经房主同意擅自将门市房内的一面墙给砸掉了。金万山事后得知此事,一怒之下要废除出租合同。由于王某已经投入了近4万元的资金,如果解除出租合同,房东违约,对王某来说也将损失不小。双方僵持不下。这时,市依法治市办印发“菜单式”问卷下发到了金万山手中。于是他提出房屋出租方面的法律问题。法律讲座如期举行,面对金万山提出的问题社区公益律师提出了继续房屋合约,王某对金万山给予适当房屋破损赔偿的意见。互惠互利的法律建议让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近些年来,特别是伴随着“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如何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的新突破,推进全民学法守法遵法用法,为建设“五好延吉”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成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尽管在多年的工作中,延吉市已经在基层普法阵地建设、“法律六进”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普法宣传教育的大帮哄方式,让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要通过普法工作的创新,推动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特别是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进入“六五”普法以来,作为国家级法治县(市)和全国“六五”普法工作联系点,延吉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结合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积极从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入手,在全市部署开展了“菜单式”普法工作模式,“你点单,我送餐”、“你需要,我服务”,延吉市的普法宣传工作由此从过去的被动宣传教育转为主动宣传教育,由应景式的宣传教育转为针对性宣传教育。
“不同的人群对法制的需求不同。因此,延吉市借助以往在“法律六进”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在普法宣传内容上,根据受众对象、法律需求的不同进行确定。在机关,有机关党工委牵头,针对机关干部职工,坚持开展“一月一主题”法制讲座或考试,主要讲解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及依法行政相关知识;在社区(村),由镇街牵头,每月根据群众的需求组织开展一次“菜单式”送法活动;在企业,由总工会及经济主管部门牵头,根据各企业的发展需要开展法律维权方面的系列讲座。
由于“菜单式”普法有针对性,都是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法律问题,以情释法、以理明法、现场解法、以案说法,对症下药,按需上“菜”,因此受到群众的欢迎。
2012年3月,从市直机关党工委举办的第一场法制讲座开始,延吉市不仅组织开展各类大型法制宣传活动81场次,而且组织开展面向村(居)民“菜单式”普法讲座、法律咨询104场(次),受众2万多人。“菜单式”普法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法律餐厅”。
“普法宣传推动了法治延吉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稳定。作为“全国法治城市建设先进县(市)”和全国“六五”普法联系点,自“六五”普法实施以来,延吉市被评为省社会管理创新先进单位;小营镇河龙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村)”达60%以上。